

廣東省關于開展“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方案的通知和活動方案
作者:廣東省教育廳 時間:2016-06-23 瀏覽量:7064各地級以上市及順德區教育局,廣東實驗中學、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華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
按照《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15—2016年度“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的通知》(教基二廳函〔2016〕5號)要求,省教育廳制定了《廣東省2015-2016年度“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方案》(附件2)?,F印發給你們,請按照方案的要求,結合本地實際,加大力度,統籌組織好本次活動。
我省“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通過“廣東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網址:http://zy.gdedu.gov.cn)登錄,依托“廣東教育視頻網”(網址:http://www.gdedu.tv)開展。為方便溝通,請各級管理員加入廣東一師一優課活動Q群(群號:397674773),可直接在工作群咨詢、交流,或電話與省相關部門、單位聯系。請于2016年6月10日前將市縣(區)各級活動聯絡人名單(附件3)匯總報到省教育廳。
聯系人及電話:
省教育廳信息化辦公室 梁春曉,(020)87770693
省教育技術中心 胡少如,(020)84449829
省教育研究院 胡軍茍,(020)83196886
廣東一師一優課活動Q群:397674773
廣東省教育廳
2016年6月
附件2
廣東省2015—2016年度
“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標
落實《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15—2016年度“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的通知》(教基二廳函〔2016〕5號)文件要求,通過活動,進一步增強教師對信息技術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重要性的認識,建設一支善用信息技術和優質數字教育資源開展教學活動的骨干教師隊伍,推動信息技術和數字教育資源在中小學課堂教學中的合理有效應用和深度融合。2015-2016年度活動目標如下:
(一)今年全省組織不少于25萬教師在國家和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上“曬課”,其中新增“曬課”教師約15萬,促進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形成“人人用資源、課課有案例”的局面。
(二)積極組織省內教學點學校教師參加網上“曬課”(獨立評審,獲得省級“優課”的將報教育部參加國家“優課”評選),通過“曬課”活動,培養教學點骨干教師能夠利用信息技術和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優化教學,建設一支能用、善用信息技術和優質數字教育資源開展教學活動的教學點骨干教師隊伍。到2016年底,各市教學點參與網上“曬課”的教師比例達到10%以上。
二、活動方式
根據教育部的要求,“優課”征集的方式和要求如下:
(一)征集方式
1.網上“曬課”
組織教師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實名注冊,提交“曬課”相關材料,進行實名制網上“曬課”。
2.“優課”征集
(1)在網上“曬課”的基礎上,采取縣(市、區)、地級市和省三級評選的方式,對年度“優課”逐級征集、推薦。2015-2016年,各地級以上市教育局應組織本地30%左右的教師參加曬課,珠三角地區按照參加曬課教師總數5%左右的比例、粵東西北地區按照參加曬課教師總數3%左右的比例向省推薦優課。如地市曬課教師比例超過30%,可適當增加向省推薦優課數量。我廳將擇優遴選約3500節省級優課推薦參加國家“優課”征集活動。為鼓勵廣泛參與,原則上每個年級每個學科每個版本目錄體系中最小的節點推薦1個“優課”參與征集推薦,同一教師原則上只征集1個“優課”。
(2)教學點學校推薦的“優課”, 采取縣(市、區)、地級市和省三級評選的方式,對年度“優課”逐級征集、推薦。2015-2016年,有教學點的相關市教育局推薦到參加省征集的教學點“優課”數要不少于30節,省將擇優推薦一批省級教學點的“優課”參加國家“優課”征集活動。
(二)內容與技術要求
內容必須符合2011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及廣東省地方課程相關要求,體現學科特點和信息技術的融合性,突出展現數字教育資源的課堂應用及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和數字教育資源創新教學方法、有效解決教育教學的重難點等課堂教學內容。一個“優課”包括:
1.教學設計:包括教學目標、學情分析、教學內容分析、教學環節與活動、教學資源、教學評價等有關教與學的設計。
2.所用課件及相關資源:包括用于教學的課件、學習資源(或資源鏈接)等。
3.課堂實錄:錄制課堂教學完整過程。課堂實錄要采用流媒體格式(詳細參數見網上平臺提示)進行壓縮,過程完整(最低不少于40分鐘),畫面清晰。課堂實錄片頭不超過5秒,包括課程名稱、年級、上/下冊、版本、單位、主講教師姓名等基本信息。教師所提交的“曬課”內容須為本人教學實踐中所產生的內容,不得冒名頂替,杜絕抄襲,引用資料須注明出處和原作者。
4.評測練習:用于學生課前預習的診斷題、課堂效果檢測的練習題,或者課后學生拓展延伸的練習題。
教學設計必須具備。課件及相關資源中必須有教學所用PPT演示文稿。課堂實錄可選,但參加“優課”征集的必須有課堂實錄。評測練習可選。
(三)活動平臺
廣東省“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通過“廣東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網址:http://zy.gdedu.gov.cn)登錄,依托“廣東教育視頻網”(網址:http://www.gdedu.tv)進行網上“曬課”、“優課”征集評選和網上教研。教師在“廣東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或“廣東教育視頻網”注冊后,無需在國家資源公共服務平臺重復注冊。鼓勵廣大教師訪問國家和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瀏覽和借鑒其他省、市的“曬課”和“優課”。
三、活動范圍
面向全省所有中小學校(包括教學點、小學、初中、九年一貫制學校、完全中學和普通高中等),各年級各學科的教師均可參加。
四、活動時間安排
根據教育部的統一部署,2015—2016年度省“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于2016年5月正式啟動,截至2016年12月。具體的時間安排與任務分工如下表所示:
五、組織保障
(一)活動組織。“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由省教育廳主辦,省教育廳信息化辦公室會基礎教育處、師資管理處統籌,省教育技術中心繼續做好組織工作;省教育研究院、省教育技術中心、省教師繼續教育指導中心具體分工實施,省教育技術中心還要做好與中央電教館、地方電教館的溝通協調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門、電教部門、教研部門、培訓機構與中小學校要充分認識“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的重要意義,把活動作為推進信息技術應用、促進教學改革、展示教學成果和匯聚優質教育資源的重要抓手,將“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與中小學教師培養培訓、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等項目結合,把“優課”征集作為發現、培養名師的重要手段,把“曬課”、“研課”作為教師能力提升、促進信息技術和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徑。請各地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工作方案,將活動抓實抓好,抓出實效。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統籌和組織協調,提供經費和政策保障,明確責任部門、責任人和時間點。各地教研部門和電教部門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為活動開展提供信息技術應用、教學實踐應用、優課拍攝和平臺技術支持等指導和支持。各級師資管理和培訓部門要激勵廣大教研員、電教員和中小學教師積極參與活動,并為參與者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各市教研部門和電教部門要全力參與活動過程,做好專家團隊建設和在線培訓課程推廣應用,加強縣(區)教研部門和電教部門的培訓和指導,積極開展網上教研活動,給予學科教師“研”課指導。
(二)經費保障。2015—2016年度,教育部根據教師參與情況給予地方一定經費補助,對被征集到國家平臺的“優課”的作者給予適當補貼。各地市積極籌集落實活動所需的各項經費,支持活動策劃、教師培訓、活動研討、優課制作、教師激勵等工作開展。
(三)激勵機制。所有參與“曬課”,且所曬“優課”達到本方案要求的教師團隊成員(不超過3人)以教育教學成果折算方式取得繼續教育學時,其中主講教師可計算全部完成當年個人選修科目學時(12學時),其他參與教師按百分之五十計算完成當年個人選修科目學時(6學時),學時證明由市或縣(市、區)相關部門出具。所有被征集的省級“優課”主講教師可登記為完成當年12個專業科目學時和12個個人選修科目學時,共24個繼續教育學時;指導老師(不多于1名)和錄制老師(不多于2名)均可登記為完成12個個人選修科目學時,相關證明由省教師繼續教育中心出具。同一名教師、同一節課的繼續教育學時按最高學時計算,不作累積。所有獲得部級優課的教師團隊(不超過3人),其優課作品可相當于省級公開課1次。此外,省教育廳按照一定比例對市、縣(區)兩級在活動中表現積極、成效顯著的管理者、組織者包括電教站、教研部門或其他相關部門的同志給予通報表揚;縣(區)對學校一級的組織者予以通報表揚。
六、應用推廣
獲得征集的優課覆蓋義務教育階段和普通高中各年級各學段各版本,可以為教師課前備課、課中上課、課后評課以及教師專業發展提供參考和借鑒。組織我省獲得省級或部級優課參與國家平臺案例分享點評在線會客廳專欄,介紹經驗體會,進行專家點評,開展在線交流;組織廣大中小學教師看課評課、分享典型經驗,推廣優課案例,為教師使用數字教育資源開展日常教育教學活動提供示范和便利,推動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與融合創新。